科研动态  
 
     

  首页  科研动态  专业建设
 
体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3 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自创建以来,始终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式办学模式,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专业改革发展道路,树立了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理念,按照专业对口,就业对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方针,广泛寻求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3.1成立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20088月,成立了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担任委员的分别有扬州大学十大正规网赌软件经理、硕士生导师童昭岗教授,扬州大学十大正规网赌软件副经理、硕士生导师潘绍伟教授,扬州大学十大正规网赌软件副经理、硕士生导师颜军教授,扬州教育局教育研究院副经理李健勇,扬州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高红,扬州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朱亚非,扬州博瑞特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弘,还有十大正规网赌软件陈宪副教授,何运健副教授和潘明教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
3.2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本专业先后与扬州伯瑞特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扬州海兰德-奥都健身运动会所,扬州金丹舞蹈工作室扬州道格跆拳道会馆扬州博尔健身会所和扬州尚美健身会所7家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真正实现了“面向健身培训市场,培养‘两高’人才,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办学目标。
首先,我们通过互兼互聘,共享教育与产业资源,优势互补。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如聘请了扬州伯瑞特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扬州海兰德-奥都健身运动会所,扬州金丹舞蹈工作室扬州道格跆拳道会馆扬州博尔健身会所和扬州尚美健身会所等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教练担任客座教授,担任校内专业课和校外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同时部分教师又被企业聘为咨询顾问;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专家给本专业师生开办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健身行业的发展趋势、流行及特色健身操种的介绍和培训、有氧健身舞蹈培训等专题讲座。
其次,行业企业作为本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员工的专业实践、零距离就业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有效地培养了员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疏通了就业的渠道,推动了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学校也为企业培养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了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真正实现了校企共赢。
第三,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专业改革发展道路,广泛挖掘社会资源,与健身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方面的合作,不仅注重专业教学效益,而且注重社会教学效益,依托专业兴办相关健身产业,建立了校内模拟健身俱乐部,开展了相关的培训与比赛工作。近年来,针对健身界操课种类、形式的发展和流行趋势及健身界在有氧健身操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面向扬州地区的健身俱乐部、社区、各级学校与中国健美操协会扬州伯瑞特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扬州体育舞蹈协会合作开展了健身指导员和体育舞蹈教练员的团队培训,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健身指导员和体育舞蹈教练员,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3.3 实现工学交替
结合体育服务业特点,专业人才培养采用2个校内学习阶段和3个行业企业实践教学阶段的交互方式进行。

 

 

 

 

 

四维融合是指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专业岗位群能力要求融合,课程体系与岗位典型任务职业能力要求和员工职业发展融合,教学设计与职业岗位能力融合以及实践环节与职场角色融合。
四维融合主要从四个层面推进,专业标准层面,依托行企校合作开展专业调研,共同制定本专业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课程标准层面,参考行业企业的职业能力和行业技术标准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依据专业标准,结合岗位能力要求,制定专业课程;课程实施层面。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设计教学过程,突出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先进教学方法,加强员工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的过程质量监控和管理;职场实践层面,通过行企校合作,为员工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职业活动提供职业岗位,使员工通过职场实操,培养员工职业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学习阶段一:主要为第一学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英语、大学语文等课程培养员工基本素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技术等课程培养员工基本体育素质。
实践阶段一:主要为第2学期,员工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在校内指导老师和行业企业人员指导下,融合职业岗位,接触和了解行业企业文化、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要求,并完成职业基础技能项目服务。
学习阶段二:主要为第2学年,学习体育管理学、中华养生学、运动营养学、游泳与救生、礼貌与礼仪、体育康复学、体育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按摩与推拿、体育市场营销、运动技术技术指导与训练等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培养员工专业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并获取相应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
实践阶段二:主要为第2学年,以行业企业为主导,在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双导师”的指导下,开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实训教学,培养员工职业岗位实操能力。
实践阶段三:主要为第3年,员工到行业企业一线,严格按照实际职业岗位要求,遵守行业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完成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职场实践,实现员工到职员的角色转变,培养员工综合职业能力。
3.4 完善四维融合,推进专业深入发展
根据专业主要相关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求和需要,逐步确立以培养具有体育人文素质,“擅服务推广、精指导培训、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探索“四维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3-12-31】 【关闭】